孫明春:綠色建筑助力實現“雙碳”目標
文章出處:未知 人氣:發表時間:2021-11-25
建筑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。數據顯示,建筑物照明、采暖制冷設備和其他裝置消耗了全球約40%的能源,這些能耗所產生碳排放相當于全球碳排放量的21%。因此,發展綠色建筑、加強低碳技術在建筑領域的創新、推廣和應用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路徑,對中國實現“30·60”碳達峰、碳中和的目標尤為重要。
綠色建筑通常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內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,包含節能低碳、減少污染、環境保護、高效使用空間等要素。綠色建筑技術的核心在于建筑節能和使用綠色電力,具體技術包括節能照明、遮陽、自然通風、隔熱措施、高效的能源管理體系、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等。企業可通過使用相關技術和設備,來減少運營層面的碳排放。相關實踐主要包括兩方面:對既有建筑進行綠色改造,以及將新造建筑設計為綠色建筑。
以照明系統為例,香港每年的電力消耗大約有15%來源于照明,僅次于耗電量最高的空調系統。因此,通過對照明系統的節能改造,可減少用電消耗所產生的碳排放。使用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技術也是可以采納的減排措施。例如,在辦公建筑中采用可以發電的綠色建材,如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外墻材料(如光伏幕墻)、屋頂材料,以清潔能源替代外購的高碳煤電等。
目前,我國的低碳/零碳建筑技術已相當成熟。長期來看,進行建筑改造總體成本并不高,綠色建筑應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。歐盟已提出在2030年前實現所有建筑近零能耗的目標。在我國,綠色建筑項目近年也增長迅速,相信在“30·60”雙碳目標背景下,未來綠色建筑將發展成為主流。自2022年4月起,計算建筑碳排放在我國將成為強制性要求。因此,建議企業加大在綠色建筑領域的投入力度,對既有建筑進行低碳改造,或者聯合科研機構、建筑行業建設低碳/零碳建筑的示范項目。
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已成為國際領先金融機構的實踐。截至2020年末,高盛自有建筑中約71%的建筑都得到了美國綠色建筑標準LEED或同等級標準的認證。今年8月,渣打香港與國際金融公司推出的EDGE綠色建筑認證全球服務商達成合作,以協助其綠色融資客戶獲得綠色建筑認證咨詢服務,同時為其在香港本地的兩座辦公建筑申請EDGE認證。平安集團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也在2020年獲得了LEED鉑金級認證和中國綠色建筑三星級認證。
對企業而言,大力發展綠色建筑不但有助于實現減排,還能增強企業對環境和氣候變化的適應性,更好地應對能源價格變化和自然災害,提升建筑本身的經濟價值。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上海分院的調研表明,綠色建筑較普通建筑的運營成本可降低8%~9%,建筑本身的價值可以增加7.5%。此外,使用綠色建筑并取得專業認證(如美國標準LEED、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CGBL),還有助于企業提高自身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品牌形象。(孫明春系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,夏韻系海通國際ESG專業分析師)(來源:第一財經)
博悅佳輕質隔墻板咨詢熱線:400-013-9278 、 18071719278(施先生)。
上一篇:中國進一步強化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
下一篇:專家:新建筑碳排放強度有了“硬杠杠”
同類文章排行
- 太原寶藏地 建筑“綠”起來
- 河北:大力推動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,裝配式
- 建筑節能辦注重加強建筑節能檢測中心能力建設
- 景德鎮市全面開展新型墻體材料抽檢工作
- 廣西:裝配式農房助力廣西住房安全保障
- 可發性聚苯乙烯EPS的主要回收途徑
- 江西贛州市召開裝配式建筑發展工作聯席會議
- 湖南常德已建成5個裝配式建筑基地
- GRC輕質隔墻板的墻體抹灰處理
- 輕質材料應用廣泛 市場前景看好
- 荊門市舉辦裝配式建筑與智能建造專題培訓暨觀
- 湖北首例!混凝土3D打印新農房建筑交付
- 為什么輕質隔墻板的防水砂漿要刷保護層
- 用“搭積木”式建房引領綠色建筑新風尚
- 武漢市綠色建筑成果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