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們身邊的建筑更“綠”更“聰明”了
文章出處:未知 人氣:發表時間:2022-11-17
建筑墻體不用水泥,而是以輕型光伏墻體替代;室內照明和溫度不需人工控制,樓宇自控系統便可實時調節……您是否注意到,我們身邊的建筑正變得越來越“清潔”和“聰明”?
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《建筑業高質量大發展強基礎惠民生創新路》報告顯示,黨的十八大以來,中國建筑業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持續發力。技術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,建筑業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。與此同時,中國綠色建筑快速發展,建筑節能改造有序推進。
“建筑領域是我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領域,同時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的重要力量。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李如生說。為促進建筑領域節能減排,中國加快打造綠色建筑,建筑產業“綠色”占比持續提升。數據顯示,全國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從2012年的400萬平方米增長到2021年的20多億平方米。2021年,城鎮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84%,獲得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累計達2.5萬個。目前,全國共有2134個綠色建材產品獲得認證標識,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,也使建筑產業鏈拉長變寬。
推動建筑節能也是建筑領域降碳減排的重要手段。據了解,在建筑領域全生命周期中,不僅建筑生產過程使用的鋼鐵、水泥、玻璃等屬于高耗能材料,建筑交付使用后所涉及的供暖、設備用電等也會造成較高碳排放。推動建筑節能,不僅能降碳,還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。
李如生介紹,黨的十八大以來,中國大力推進建筑節能,北方地區居住建筑節能標準提高到75%。到2021年底,城鎮節能建筑已達277億平方米。“從監測結果看,經過節能改造的居住建筑,冬季的室內溫度能提升3到5攝氏度,夏季能夠降低2到3攝氏度,提升了人們居住的舒適度。”李如生說。
“中國建造”貼上綠色標簽的同時,建筑技術也不斷實現突破創新。上述報告顯示,黨的十八大以來,中國基建、冶金、有色、煤炭、石油、化工、水電、水利、機械等建筑行業布局逐漸完備;建造流程逐漸向上游勘探設計和下游工程監理拓展;城市信息模型(CIM)、建筑信息模型(BIM)、大數據、智能化、移動通信、云計算、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能力不斷提升。一批重大建筑技術實現突破,具有世界頂尖水準的工程項目接踵落成,部分領域施工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——標志著中國工程“速度”的高鐵工程,象征著中國工程“高度”的上海中心大廈,代表著中國工程“難度”的自主研發三代核電技術“華龍一號”全球首堆示范工程……“中國建造”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,彰顯強大的綜合國力。
博悅佳輕質隔墻板咨詢熱線:400-013-9278 、 18071719278(施先生)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河南省擬為綠色建筑立法 綠色建筑分為三個等級
- 四種主流隔墻建材你選擇什么呢?
- “綠色稅種”——環保稅激勵節能減排綠色發展
- 2022年石家莊市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將達
- 解析各種新型輕質隔墻板的性能
- 武漢推廣超低能耗建筑助力“雙碳”
- 為綠色建筑建造立標準 湖北編制綠色建筑設計及
- 江西建筑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大關
- 從哪些環節著手可提高輕質隔墻板的質量?
- 建筑輕質隔墻磚掀起低碳綠色革命
- 輕質隔墻板能擠進電商的隊伍里
- 如何提高輕質隔墻板的安裝質量?
- 金融家,現代,經濟體系,綠色金融,綠色建筑
- 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:推動智能建造
- 輕質隔墻板木框和玻璃的施工